细心的公众不难发现,这些年,媒体及部分研究机构越来越热衷于比较不同学历人群的就业率,而结果往往“出人预料”:先是有报道称,2009年至 2011年,硕士生就业率不及本科生,现在又冒出了个“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超大学生”的报告。从积极角度讲,这些残酷的“现实”有助于破除国人的“学历崇拜”;但从消极方面看,会否引发“读书无用论”的抬头也未可知。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与中职生的就业情况是否具有可比性?又有几分可比性?这个问题值得商榷。
众所周知,中职教育与大学教育是两种方向定位、培养模式完全不同的教育。前者侧重于通过专业学习与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谋生立足的技能,而后者的目标则更具形而上色彩。用学者徐贲的话说:“‘高等教育’的特征应该是在职业知识传授之外的人文教育,即那种可以被称作为‘人的自由教育’的人文教育。”这也正是为何在西方不少高等学府,诸如拉丁文等一些冷门且脱离现实所需的专业即便学生人数少于教师数,校方依旧坚持设置的原因。
遗憾的是,在就业率这个单一“指挥棒”的片面作用下,中职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差别、界限却日趋模糊,高校“技校化”问题严重。不少大学学味渐淡、术气日浓,诸如公文写作、采访技巧等“实用技术”堂而皇之地成为一些无关专业的必修课,甚至还不加区分地与中职、技校比起了“就业率”的高低。这既是对大学存在价值的曲解、贬损,同时也势必对年轻人的求学观造成极大误导。难怪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忧心忡忡地表示,这种现象的出现会造成一种负激励效应--“干吗上大学?”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超大学生”的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三大产业结构比例的欠缺合理、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型升级的迟缓。这就解释了尽管从绝对数值上讲,中职学生以及文化程度更低的农民工人数远远多于大学生,但在以投资和基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社会对低层次劳动力的需求极为旺盛,以致出现了技工人数相对不足的情况,即所谓的“用工荒”。而与此同时,三产及高科技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又使得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对有限,以致无法消化每年几百万的新增大学毕业生。
所以说,我们与其整天盯着中职生与大学生的就业率作无谓的比较,不如将着力重点放在扭转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上,借此摆脱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低端制造业的依赖,从而减少对低层次劳动力的用工需求。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技工“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双重困局。